人才热线:010-52478634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录

俞梦孙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

生成电子名片
简介

俞梦孙,1936年3月9日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现任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第四军医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双聘院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53年毕业于空军军医学校。1958年,他成功地把我国第一台航空医学遥测装置送上蓝天,开创了中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事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3年,俞梦孙毕业于空军军医学校。现任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

1999年,俞梦孙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2010年9月14日,俞梦孙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会见出席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大会暨第九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代表。

2019年4月10日,俞梦孙举办退休仪式。


学术职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匈牙利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院院士


科研成就

1、科研综述

1958年,他成功地把中国第一台航空医学遥测装置送上蓝天,开创了中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事业。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上首创冲击载荷下人体脊柱动态响应模型,解决了零高度弹射救生医学难题;80年代,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群浮地生物电测量技术概念,研发多种高抗干扰电生理仪器;90年代,他提出“低负荷测量”理念,倡导准自然状态下的生理测量技术,研制出国际领先的自然睡眠检测技术;本世纪初发现“柯氏音延迟现象”,在世界上首创符合柯氏音原理的全信息血压测量技术。2009年,俞院士提出“传承中华文化,融合现代科技,量化身心状态,调理整体健康”的新时期科研方向。2011年应用钱学森的系统论提出 “人类健康工程”,矢志实践探索健康工程的技术路线,并提出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物联网”。

2、科研获奖

其中“群浮地病人监护网络”项目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先后主持研究的19种型号生理遥测和磁记录系统,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监护、航空工程和地质地震监测等方面,成为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事航空医学研究与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国航空医学事业的发展。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三、四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10余项。发明专利30余项。

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奖。


荣誉表彰

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获香港理工大学杰出学人成就奖。

2011年,率领科研团队攻关高原航卫保障难题,作为其“人类健康工程”的应用实例,提出“人体自组织系统环境适应理论”,并建立训练方法,取得重大突破,被中组部树为“时代先锋”典型。

2012年,被评为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奖。


社会任职

第四军医大学   教授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