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热线:010-52478634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录

任可

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生成电子名片
简介

简介

任可,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医药保健康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任可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强调 “辨证求因、综合论治”,擅长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精准把握病因病机,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尤其在甲状腺疾病与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开设「甲状腺疾病专病门诊」与「慢性肾病中医调理门诊」,年门诊量超万人次,患者来自全国20余省市及海外华人圈。


擅长专业

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近40年,主攻方向为:

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桥本氏病、甲状腺肿大、甲亢突眼等;

肾脏疾病:各类疾病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中医疑难杂症:运用中医整体观辨证治疗内外妇儿等多系统复杂病症。

★ 甲状腺疾病诊疗体系,核心优势:创立 “分期 - 辨证 - 综合治疗” 模式

甲亢期:以“清肝泻火、滋阴散结”为主,配合耳穴压豆(内分泌穴、肝穴)调节免疫;

甲减期:采用“温肾健脾、活血通络”治法,结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改善代谢;

结节期:运用“化痰软坚、消瘿散结”中药(如夏枯草、浙贝母、莪术),配合低频脉冲治疗促进结节软化。

特色案例:治疗甲亢突眼患者时,独创“目周中药离子导入+内服养肝明目方”,有效率达82%(临床数据统计)。

★ 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西医结合策略:

急性期:针对肾炎、狼疮肾等引起的肾功能损伤,采用“中药灌肠(大黄、牡蛎等)+ 西药对症支持”,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

慢性期:以 “补肾固摄、活血泄浊”为核心,研制院内制剂「益肾排毒颗粒」(含黄芪、丹参、茯苓等),延缓肾小球硬化进程;

临床数据:在慢性肾病3-4期患者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5年进入透析率降低35%(对比研究结果)。

★ 中医疑难杂症诊疗经验,擅长治疗: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益气活血、通经止痛)、肥胖症(健脾祛湿、化痰消脂);

妇科杂病:更年期综合征(调补肝肾、平衡阴阳)、多囊卵巢综合征(补肾活血、祛湿调经);

老年病:慢性疲劳综合征(补脾益肺、调和营卫)、顽固性失眠(疏肝养血、交通心肾)。


科研与学术成果

★ 参与国家攻关项目、973 项目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基于 “肾主水” 理论的慢性肾病中医病机研究》(主要参与者,负责临床数据采集与中药干预研究);

《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候规律与软坚散结法作用机制研究》(课题负责人,发现痰瘀互结型结节与 VEGF 因子高表达相关性);

《中药对慢性肾病患者肠道微生态调控的临床观察》(揭示健脾泄浊法可改善尿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紊乱)。

★ 主编及参编医学专著多部

《甲状腺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副主编,系统梳理甲亢、甲减等疾病的中西医诊疗路径);

《慢性肾病中医外治疗法》(参编,收录中药灌肠、穴位贴敷等 20 余种外治技术);

《中医疑难病临证经验集》(编委,整理名老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典型医案)。

★ 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

★ 学术影响:

多次受邀在全国中医内分泌学术会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病分会等学术平台作主旨报告;

培养硕士研究生 15 名,指导方向为 “甲状腺疾病中医治疗”“慢性肾病中西医结合干预”;

作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牵头制定《甲状腺结节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1 年发布)。

★ 中医整体观与诊疗理念

一症多因,精准溯源:同一症状可能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水肿可能因肾虚、脾虚或肺失宣降所致),需通过四诊合参(望、闻、问、切)综合分析,追溯根本病机。案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常伴随情绪抑郁、肝郁气滞,需同时调理肝脾,而非单纯消结节。

多病同治,整体调理:多种病症可能源于同一基础病机(如甲亢合并肾功能不全,可能因阴虚火旺累及脾肾),治疗需统筹兼顾,避免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原则:治甲状腺疾病时注重顾护脾胃(“后天之本”),治肾病时兼顾调补肝肾(“精血同源”)。

防治结合,未病先防:重视疾病预防与康复,通过饮食调理、情志疏导、中药干预等手段,帮助高危人群(如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慢性肾病早期患者)延缓疾病进展。


代表著作和论文

★ 发表在期刊的文献

[1] 基于因子分析探索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要素. 袁丽莎;肖永华;钟剑;国凤霞;窦仲萍;关静;曹钋;任可;李建军;马迎春;魏宇;裴志行.世界中医药,2020(15)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舌象与血液透析前血肌酐水平的相关性. 裴志行;肖永华;刘福生;刘变玲;刘尚建;关静;任可;李建军;钟剑;曹钋;魏宇;袁丽莎;王辰光.中医学报,2020(06)

[3] 益肾活血方抑制足细胞转分化减缓FSGS模型大鼠疾病进展的实验研究. 杜华;许光远;曹云松;任可.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09)

[4] 耳针压丸联合生脉胶囊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口渴及低血压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曹钋;刘福生;任可;钟剑;王玫;魏宇;张云凤;王欢;王薇薇;李春辉;王平;张蕊;刘锦;邱模炎.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09)

[5]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价工具的应用研究. 刘志宏;王东晖;刘香弟;任可.中国血液净化,2018(03)

[6] 耳穴压丸联合生脉胶囊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程度的临床研究. 李春辉;曹钋;钟剑;肖永华;王玫;王小兰;任可;范青燕;邱模炎.现代中医临床,2018(01)

[7] 一贯煎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30例临床观察. 刘刚;任可.湖南中医杂志,2017(11)

[8] 益气养阴活血方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Ⅳ期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刘刚;王小强;刘保珠;李明;柳红芳;任可.河北中医,2017(10)

[9]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王东晖;刘志宏;任可;张薇.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0)

[10] 以“热毒伏邪”学说论述肾性血尿. 曹云松;丁昕宇;任可;王敏.环球中医药,2017(05)

[11] 以血液净化医护团队为核心创办“肾友会”的实践体会. 王东晖;刘志宏;任可;王淑菊;陈立丽;刘香弟.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6)

[12] 枸杞子对血液透析患者口渴症状及透析间期体质量变化的影响. 纪利梅;李仁武;任可;张胜荣.河北中医,2015(10)

[13] IgA肾病中西医诊疗进展. 曹云松;刘美奇;任可;王暴魁.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3)

[14] “养阴三法”治疗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经验浅谈. 曹云松;丁昕宇;任可.陕西中医,2015(03)

[15] 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马玲玲;张佩然;任可.现代中医临床,2014(06)

[16] 针灸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研究. 马玲玲;张佩然;任可.现代中医临床,2014(05)

[17] 蛋白尿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概述. 张承承;任可.现代中医临床,2014(03)

[18] 华法林过量导致急性肾衰竭1例. 曹云松;任可;郭颖博;王暴魁;秦建国;刘美奇.现代中医临床,2014(01)

[19] 高血压肾损害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 陈伟涛;张红;任可.北京中医药,2014(01)

[20] IgA肾病血尿中医古籍研究. 曹云松;秦建国;任可;王暴魁;张承承;丁昕宇;郭颖博;王东峰;许光远;张晓宇.辽宁中医杂志,2014(01)

[2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垂体瘤3例报告. 刘美奇;任可;秦建国.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0)

[22] 补肾活血法干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中医证候的研究. 刘世巍;张宁;李同侠;任可;李建民;姜春生;罗燕楠.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1)

[23] 糖尿病肾病及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研究. 李同侠;张宁;刘世巍;任可;李建民.北京中医药,2012(09)

[24] 165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中医证候分析. 刘世巍;张宁;李同侠;任可;李建民;姜春生;罗燕楠.世界中医药,2012(03)

[25] 补肾活血法改善165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评价. 张宁;刘世巍;李同侠;任可;李建民;姜春生;罗燕楠;王甸红;李伟.北京中医药,2012(03)

[26] Inbody S10多频生物电阻抗仪评估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的初步研究. 曹钋;任可;钟剑;马玲玲;赵虎康;王玫;刘福生;黄允瑜.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2(02)

[27] 血液透析后脾肾阳虚型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的临床观察. 任可;马玲玲;刘美奇;张敬锋;白羽;秦建国;张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2(01)

[28] 慢性肾病的血热病机探讨. 王暴魁;刘美奇;张敬峰;任可;盛海忠;付玉娜.中医杂志,2011(23)

[29] 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 谢璇;王暴魁;任可.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0)

[30] 三种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特点初探. 王暴魁;刘美奇;张胜荣;任可;王耀献;程锦;安海燕;李伟;张敬锋;白羽;谢璇;盛海忠.四川中医,2010(11)

[31] 补肾活血法治疗肾性骨病60例临床观察. 石玥;张宁;刘世巍;李同侠;姜春生;任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1)

[32] 解表祛风止痒颗粒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 王京军;任可;周鹍.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0(09)

[33] 三种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的中医证候特点初步研究. 王暴魁;刘美奇;张胜荣;任可;王耀献;程锦;安海燕;李伟;张敬锋;白羽;谢璇;盛海忠.辽宁中医杂志,2010(09)

[3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姜春生;刘颖;任可;邱模炎;王绍华;栾洁.中国血液净化,2010(09)

[35] 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肾炎60例临床观察. 高菁;刘美奇;李靖;王秀琴;任可;戴京璋;秦英;赵进喜.医学综述,2010(09)

[36] 100例反复尿路感染寒热错杂证证候学初探. 王暴魁;安海燕;张敬锋;刘美奇;任可;谢璇;白羽;李伟;秦建国.辽宁中医杂志,2009(09)

[37] IgA肾病的中医虚证研究. 王暴魁;任可;安海燕;占永力;王耀献;白羽;刘美奇;秦建国;刘梦阳.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05)

[38] 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慢性肾衰肾性骨病中医证候特征初步探讨. 张宁;李同侠;任可;宋军;刘世巍.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09)

[39] 鳖甲煎丸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脏肾上腺髓质素及TGF-β1的影响. 韩琳;秦建国;任可;陈志强;许庆友.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11)

[40]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中医证候关系的临床观察. 任可;丁昕宇;曹钋;李伟.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8(03)

[41] 益肾和血汤治疗IgA肾病临床观察. 秦建国;张莹;任可;王暴魁.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07)

[42] 生脉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疗效观察. 曹钋;肖永华;韩玉磊;朱璐;任可.中国临床医生,2007(05)

[4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膀胱炎33例. 李伟;任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1)

[44] 逍遥散加减治疗特发性水肿35例. 李伟;任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1)

[45] 补肾活血法对肾性骨病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与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张宁,刘世巍,任可,宋军,安海燕,陈永德,李同侠,郭洁.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5(04)

[46] 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张宁,宋军,刘世巍,陈忠英,任可,安海燕,史颖红.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05)

[47] 补肾活血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张宁,刘世巍,韩凤岳,宋军,罗燕楠,史颖红,任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01)

[48] 补骨汤治疗肾性骨病的临床观察. 安海燕,任可.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12)

[49] 补肾活血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张宁,刘世巍,韩凤岳,宋军,罗燕楠,史颖红,任可.中国骨伤,2004(11)

[50] 雷公藤多甙治疗2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近期疗效观察. 王耀献,任可,鲁焰,安海燕,白羽.中国医药学报,2003(06)

[51] 益肾化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86例. 高菁,刘玉芹,任可,王秀琴.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04)

[52] 34例尿毒症病人中医证与透析充分性的比较. 曹钋,任可,符海燕,刘慧君.中国医刊,1999(07)

[53] 34例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后中医证的变化. 任可,曹钋,刘慧君,符海燕.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01)

[54] A CLINICAL TRIAL OF TANG SHEN NING FOR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高彦彬;吕仁和;王秀琴;庚及弟;任可;王越;赵进喜;于秀辰;陈丁生.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998(04)

[55]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的CT表现及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赵晶,任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08)

[56] 保元生血饮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刘玉芹,高菁,任可,庚及弟,朱玉梅,于秀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01)

[57] 辨证论治为主治疗肾病综合征100例. 高菁,吕仁和,刘玉芹,王秀琴,何厚夫,高彦斌,任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03)


★ 发表在会议的文献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PTH水平与外周血PTH-2受体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张宁;刘世巍;李同侠;李宁;任可;林跃;蒋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5

[2] 201303-22 LC-57补肾活血法辨治肾性骨病的临床方案应用与证候实质探究. 张宁;刘世巍;李同侠;任可;曹钋;罗燕楠;石玥;李宁.“新成果·新进展·新突破”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三次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论坛,2013

[3] 慢性肾衰竭蛋白尿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刘美奇;王暴魁;安海燕;任可;李伟.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2008

[4] 特发性水肿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李伟;任可;白羽;王暴魁.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2008

[5] IgA肾病的辨证分型研究. 王暴魁;任可;安海燕;占永力;王耀献;白羽;刘美奇;秦建国;刘梦阳.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2008

[6] 降压通脉方对高血压病肾损害大鼠尿微量白蛋白、NAG酶的调节作用. 秦建国;王亚红;曹征;任可;王暴魁;王硕仁;郭维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2008

[7] 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李伟;任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2007

[8] 补肾活血法改善肾性骨病骨代谢异常的研究. 张宁;刘世巍;任可;宋军;安海燕;陈永德;李同侠;郭洁.第四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2006

[9] 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慢性肾衰肾性骨病中医证候的初步探讨. 李同侠;张宁;宋军;刘世巍;任可.第四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2006

[10] 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张宁;宋军;刘世巍;陈忠英;任可;李同侠.首届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首届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国际研讨会和全国中医药科研院所长联谊会,2005

[11] 补肾活血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张宁;刘世巍;宋军;韩凤岳;任可.首届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首届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国际研讨会和全国中医药科研院所长联谊会,2005

[12] 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张宁;宋军;刘世巍;陈忠英;任可;安海燕;史颖红.第三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2004

[13] 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的血液透析治疗. 曹钋;王玫;任可.第三届糖尿病(消渴病)国际学术会议,2002

[14] 生脉注射液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曹钋;王玫;任可.第三届糖尿病(消渴病)国际学术会议,2002

[15] 糖尿病坏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任可.第二届糖尿病(消渴病)国际学术会议,1996


部分照片




相关报道


《甲状腺专家任可》

 https://v.douyin.com/LQZv_d5T2ro/ 4@9.com :7pm

《任可》

https://v.kuaishou.com/JJbK5wS8 

《任可谈甲状腺健康》

https://mr.baidu.com/r/1I2JeZPniIU?f=cp&rs=2802214546&ruk=j_mY_npyN8ydtLyjeRwQBA&u=883abddc27a26f4f 

《甲状腺专家任可》

https://www.toutiao.com/c/user/token/CisyYyZMHn-RAmfXTJTwEqlTd5u8Ih1-N-vcaPifblMgwKkFlorE8JErB1EvGkkKPAAAAAAAAAAAAABPL8gRphCFF7P-FZELJ6SGAiH_XH7YzWdSgvzD1_-T5PiKL9iFzoPr4z7xBzoW2g0HYhDf0_UNGMPFg-oEIgEDXMtI3A==/?source=mine_profile 

《任可》

https://www.zhihu.com/people/be89f24e13563682da4c2de84fbef4af 


(资料由任可提供)

相关资讯